2025年9月5日,我院肛肠创新中心樊志敏教授团队与中国药科大学刘吉华教授团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Gut Microbes(中科院一区,IF:11.0)发表了题为“A new gut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ts metabolites promote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ment and act as non-invasive early diagnostic biomarkers”的研究成果,首次鉴定了一种新的福氏志贺菌株S.flexneri C.11,并发现其能够产生基因毒性代谢产物环二肽(CDPs)。这些代谢产物能够诱导DNA损伤,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加速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这一发现填补了关于福氏志贺菌在结直肠癌发生中作用的知识空白。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显著增加了CRC的发病风险,然而,CRC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明确的疾病进展标志物,导致早期检测面临挑战。本研究详细阐述了S.flexneri C.11如何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进展,为CR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flexneri C.11及其代谢产物有望成为CRC早期筛查的有力工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我院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肛肠创新中心樊志敏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璐博士共同参与该项研究。今后的研究中,团队成员将继续推进并完善结直肠癌的早期预测与中医药早期防治体系。